部分企業環保監控數據造假套路多

首頁    行業新聞    部分企業環保監控數據造假套路多

環保監控數據是環境管理的重要支撐,事關環境治理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然而,一些企業不想方設法科學治污,卻挖空心思在監控數據上做手腳,且造假手法花樣翻新,誤導環境治理決策。

環保監控數據造假手法花樣翻新

排放不達標,采樣動手腳。2018年7月,河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公檢法等部門開展嚴厲打擊監控數據造假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環保部門在此次行動中發現,許昌亮源焦化有限公司未安裝煙氣脫硫設施,為實現監控數據穩定“達標”,該公司首先在煙氣采樣管上打孔稀釋污染物,收效不明顯后拔了抽樣管,“一勞永逸”地修改了監控設備參數。

監控設備量程被篡改,排放數值降九成。2018年7月14日,環保部門檢查發現,該公司監控設備量程被篡改,原本在分析儀上顯示超標的數據,傳到環保部門時就變成了“達標”,上傳的監控數據僅是實際排放的11.4%。

給監測數據設定上限,使監測數據“永遠”處在達標范圍之內。2018年11月14日,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撫順市開展下沉督察發現,撫順高新區東澤污水處理廠上傳至環保部門監控平臺的監測數據被人為設置上限,其中氨氮上限被設置為20毫克/升。督察組現場調閱在線監測歷史記錄,2018年6月6日22時至6月7日8時,該廠出水氨氮在線實測值多次接近150毫克/升,但上傳數據僅為19.96毫克/升。

造假手法可破解 治理難點仍存在

環保部門梳理發現,檢查發現的造假手法既有地域特點,又有行業特點,雖然造假手法升級,隱蔽性更強,但并非無懈可擊。

后臺篩選疑點,前方迅速行動。造假數據會傳到監控數據平臺上,常見的可疑數據形態包括排放數據恒定或者突變等,這需要分析較長時間段內的數據記錄;同時前方執法人員必須突擊檢查抓現行,因為這些造假手法操作性強,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改回正常狀態。

視頻監控佐證,借力技術外援。按照環保部門要求,安裝在線監測設備的企業必須在設備附近加裝在線視頻監控,嚴禁企業人員擅動監測設備,監控視頻成為研判監控數據造假的佐證。

標本兼治需多措并舉

首先,應該強化隊伍建設,通過培訓提升環保人員識別數據造假行為的能力;其次,完善和公安部門聯合行動機制,進一步健全協作辦案機制,完善線索通報、案件移送、技術鑒定和信息共享等工作機制,有效固定企業違法證據,提升打假效率;科學設置環保監控數據造假處罰標準,明確造假企業主要負責人的連帶責任;常抓不懈并形成長效機制,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2019年7月19日 14:36
?瀏覽量:0
?收藏
五月天婷五月天综合网站